这种质的规定性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二是对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
正因为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教育活动才有所依循,避免其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上的失误。A项正确。B项:调控功能指教育目的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旦偏离教育目的的航向,教师和学生均可以依据教育目的的指引及时调控和监督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教育者根据这一标准调节和控制自身对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鉴定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配置和决策。
根据纲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在2012年达到4%。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阐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指导今后1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6岁儿童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孩子今后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全社会所重视。
到202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这意味着教育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教育体系将更加完善,教育质量将得到全面提升。届时,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该纲要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最早提出教育功能概念并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的学者是法国的涂尔干(Durkheim,E.)和美国的帕森斯(Parsons,T.)。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教育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更容易就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此外,教育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在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总有若干个因素处于关键性的地位,或者说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作用程度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一 教育与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口问题,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推动经济发展 教育强国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增强国家软实力 通过教育强化,国家能够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使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什么具有决定性意义如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一种广泛的概念,涵盖了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的传授和培养过程。
教育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如下:影响 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